推荐新闻

并行科技刘海超:打造全国算力调度网 支持AI时代资源需求

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现场,算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与绿色低碳发展成为焦点议题。

作为国内算力网络建设的核心推动者,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并行科技”)首次展示跨区域智能调度平台,并行科技资源系统部总经理、董事刘海超接受环球网专访,详解如何以技术创新打通算力供需“任督二脉”。

面对大模型训练突发性高负载的行业痛点,刘海超揭秘了核心技术架构:底层采用分布式资源池化技术,把分散的算力资源整合起来,减少闲置资源,提升调用效率;中层通过智能预测算法,基于历史训练数据预判负载波动,提前预留资源,确保高负载到来时能快速响应;上层建立实时监控与动态调整机制,实时跟踪资源使用情况,一旦出现异常可自动切换备用资源,保障训练过程稳定运行。

针对“东部紧缺、西部过剩”的结构性矛盾,并行算网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中枢,形成动态优化闭环。

刘海超解释道,针对这种结构性矛盾,我们的调度机制从三个维度进行优化。首先是动态感知,通过部署在全国的节点,实时收集各区域算力供需信息,精准掌握资源分布;其次是智能匹配,利用算法将东部的算力需求与西部的闲置资源进行智能匹配,实现跨区域资源调度;最后是弹性调度,根据需求变化动态调整资源分配,在保证东部需求的同时,提高西部资源利用率。

目前并行算网在资源调度与场景适配方面,已覆盖 45 家智算中心、15 家超算中心,总调度 能力超 200 万 CPU 核心、5 万卡以上 GPU,可精准适配 AI 大模型训练推理、 科研计算、工业仿真等各类高负载场景,满足弹性算力需求。

相较于综合云服务商,并行科技聚焦算力网络的三大核心壁垒已然显现:十八年深耕调度算法,资源碎片整合效率行业领先;聚合超算中心、智算中心等多元算力形态;为科研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仿真等场景提供专属解决方案。

“我们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算力解决方案,满足不同行业、不同场景的个性化需求。也就是我们说的算力买手模式”刘海超强调。

随着智算中心建设从“单点布局”转向“全国一盘棋”,刘海超指出关键挑战:“标准壁垒、数据安全、区域利益协调、基础设施落差构成四重关卡。特别是跨省数据流动的合规框架,需要政策与技术协同创新。”

展望未来三年竞争维度,刘海超直言:“性能是基础,绿色是标杆,服务是护城河。”并行算网推出环境适配型降温方案——海底智算中心以海水为天然冷源实现降温,内陆智算中心则借助低气温的先天气候优势高 效散热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,凭借低电价、低 PUE、高安全特性,实现降本增效与系统稳定的双重保障。

本次亮相的并行算网已汇聚16万用户、1300余家机构,包括600余家企业、400余所高校及300家科研机构。“立足一体化算力服务这一核心基座,并行算网赋能科技自立自强,助力国家数字经济发展,为实现高水平科技突破与建设数字中国提供硬核算力支撑”刘海超说道。